服务热线: 029-81121637

陕西省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融”会贯通】如何构建专利检索式(含示范例)

  • 2023-04-10
  • 156
  • 办公室

专利检索作为专利发明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节约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普及专利检索作用及方法步骤,推广专利检索技巧,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TISC)机构,融盛以“灵琐”专利检索系统为例,推出系列科普文章,以期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创新助力。


在确定检索要素及IPC分类号后,下一步就是构建检索式进行专利检索。但是面对不同的专利数据库,其适用的检索规则不同,最终构建出的检索式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以“防滑轮胎”为例,通过“灵琐”专利检索系统,来一起学习如何构建专利检索式。


      明确检索规则

      专利检索式通常由基本检索字段、逻辑运算符、截词符及其它各种运算符组成。


      (1)检索字段及代码


      专利检索字段是指可以在专利文献进行检索的每一类专利信息著录项目。在“灵琐”专利检索系统中,包含以下常用检索字段及代码。


      (2)逻辑运算符及规则


      布尔逻辑检索是使用范围最广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计算机检索方式,是指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连接各个检索词,然后由计算机进行相应逻辑运算,以找出所需专利信息的方法。专利信息检索常用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与(AND)、或(OR)、非(NOT)”。


      (3)截词符及规则


      截词检索主要是利用检索词的词干或不完整的词形进行检索,具体指在检索式中用专门的符号(截词符)表示检索词的某一部分允许有一定的词形变化,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查全率。常用的截词符包括“*”、“?”、“$”。

      更多规则详见www.jmrhip.com“灵琐”专利检索系统。


      示例:


      构建专利检索式


      结合前几期文章中关于“防滑轮胎”的示例,对其检索要素进行汇总归纳,最终形成检索要素表(见下表)。



      构建检索式就是将各个基本检索要素之间用逻辑运算符连接起来。具体步骤如下:


      核心技术特征:


      关键词:轮胎 OR 车轮 OR 胎体 OR 胎面 OR Tyre OR Tread


      关键词OR分类号:(轮胎 OR 车轮 OR 胎体 OR 胎面 OR Tyre OR Tread) OR (B60C1/00 OR B60C11/00)


      同理,主要技术特征:


      (防滑钉 OR 锥体防滑块 OR 防滑凹槽 OR Cleats OR Anti-slider) OR (B60C11/14 OR B60C27/06 OR B60B15/00)


      每一个检索式代表一个基本检索要素。然后,再通过AND(逻辑与)将这两个小的检索式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出“防滑轮胎”的一个初步检索式,具体如下:


      ((轮胎 OR 车轮 OR 胎体 OR 胎面 OR Tyre OR Tread) OR (B60C1/00 OR B60C11/00)) AND ((防滑钉 OR 锥体防滑块 OR 防滑凹槽 OR Cleats OR Anti-slider) OR (B60C11/14 OR B60C27/06 OR B60B15/00))


      初步检索以及去噪


      利用上述检索式在“灵琐”检索系统进行初步检索后,我们会发现在检索结果中存在如防滑鞋底等噪音。


      经过分析汇总可以得出,产生噪音的关键词主要包含有:鞋底、靴底、shoe sole等,噪音相关的IPC有A43B13/22、A43B13/12等。


      通过逻辑非(NOT)排除掉噪音,最终得出检索式为:


      (((轮胎 OR 车轮 OR 胎体 OR 胎面 OR Tyre OR Tread) OR (B60C1/00 OR B60C11/00)) AND ((防滑钉 OR 锥体防滑块 OR 防滑凹槽 OR Cleats OR Anti-slider) OR (B60C11/14 OR B60C27/06 OR B60B15/00))) NOT ((鞋底 OR 靴底 OR “shoe sole”) OR (A43B13/22 OR A43B13/12))


      以上操作只是对示例进行初步的检索以及去噪,若要得到更加理想的检索结果,还需要更加全面精细的检索以及去噪工作。


      专利检索结果是否全面、准确,决定着能否高效地展开专利分析工作。下一期我们将和大家一同学习探索专利检索如何查全与查准。

评论

验证码

全部评论

共{{commentCount}}条
  • {{i+1}}楼
    {{rs.Msg_Sender}}{{rs.Msg_Datetime}}

    {{rs.Msg_Content}}